自97年10月2日起展出「屋頂上的藝術家—陳三火剪黏藝術展」

    嘉南藥理科技大學將於97年10月2日至12月31日,假該校嘉南文化藝術館展出「屋頂上的藝術家—陳三火剪黏藝術展」,本項展覽由嘉南文化藝術中心主辦,台灣工藝之家陳三火剪黏工作室展品提供,內容包括四面見光立體式與單面見光傳統式剪黏創作約60件藝術品,並策劃剪黏藝術歷史研究展示,包括剪黏發展歷史與源流、傳統剪黏之製作材料演變與工具研究、剪黏與泥塑施作程序與技法、廟宇剪黏題材特色與意義,展覽除藝術性並具教育性,歡迎民眾蒞臨參觀。
    嘉南文化藝術中心與本校資訊管理系合作將本次展覽之剪黏藝術品數位化,結合本校數位內容研究室資源,提供學生實習機會,以最簡易的器材與製作技巧,製作出令人滿意的數位化成品,10月2日(星期四)上午11:00開幕茶會中將呈現藝術品3D環物影片與數位化成品,落實博物館典藏數位化之理念。
    配合本次展覽本中心亦將於10月7日(星期二)及10月8日(星期三)下午03:20起舉辦二次「剪黏藝術教學研習」與「剪黏藝術藝術創作」活動,邀請陳三火老師及工作室成員,到校指導師生剪黏藝術品製作,以獨創的環保概念剪黏作品,將生活隨處可得的物品變成鮮活靈動、栩栩如生的藝術品。

屋頂上的藝術家—陳三火
    剪黏大師陳三火,外號「火師」,修建過一百多間廟宇,專研於寺廟的剪黏藝術,取材於各種廢棄酒瓶、陶罐、花瓶等,這些材料經過他的巧手,化腐朽為神奇,剪黏出各種神祇與人像。
    陳三火從17歲起就跟著哥哥--國寶級剪黏大師李世逸學剪黏,跑遍了全台灣大小廟宇,常以寺廟為家。他說,大哥的教導很嚴格,學習時非常的辛苦,但是卻很扎實,「當初對兄長的要求也是很不以為然,現在很感激大哥的教導。」當年從學徒、出師、到創業各個過程中的酸甜苦辣,他表示,自己能成功主要是很聽話,教什麼做什麼,常請教別人,虛心接受人家的建議。    
    自立門戶之後,某一次陳三火在豐原慈濟宮工作時,看到廟方棄置的碎花瓶,便順手拿來當作創作材料,結果在他的巧手巧思之下,完成了一尊「達摩尊者」,這個意外的成果也變成陳三火獨特、創意、環保的作品風格。    
    自從他開始用自然破碎的素材創作之後,他的家人、周遭朋友都會自動提供家中的廢棄酒瓶、碗盤、瓷器供他創作,「只要想到環保,就想到火師。」不管是怎麼破碎的素材,只要加上他自創的「自然摔碎找尋元件」的技法,一件件獨一無二、生動活潑的剪黏創作就這樣誕生了。他的創意,也使得這樣原本以壁飾、較為平面人物為主的傳統技藝,變成了一種動作也更具勁道、靈活的立體作品。
    台灣近年來傳統工藝匠師運用了既有的傳統工藝技術資源與人力為依恃,以在地的歷史、文化、自然為核心吸引其他外力,也逐漸發展成為文化創意產業,發掘工藝的新生命,透過共同參與工藝傳承,蘊釀形成在地文化特色,工藝精神因之得以發揚,讓民眾重新認識工作倫理之價值,樹立文化公民的榜樣。 

剪黏的歷史源流    
    日治大正元年(西元1912)唐山師傅「台灣泉派剪黏老師祖柯訓」帶領其弟「台灣泉派剪黏前輩柯仁來」及其大弟子「台灣泉派剪黏師祖洪坤福」來台灣,首次參加北港朝天宮大修,主持剪黏與淋燙工程。    
    柯訓為近百年以來,台灣泉派交趾陶與剪黏的啟蒙大師,其傳授洪坤福等交趾陶與剪黏技藝,洪坤福又授徒多人。剪黏藝界早有盛傳「南何北洪」令譽,當時指的就是南派大師「何金龍」與北派大師「洪坤福」。    
    柯訓在台灣工作約二年,工作完畢後即返回原籍,洪坤福及柯仁來則繼續留在台灣承包廟宇工程,從台北-保安宮、孔子廟、艋舺龍山寺、到員林媽祖廟、北港-朝天宮、新港-奉天宮、朴子-配天宮、嘉義-地藏王廟、台南-普濟殿,甚至屏東-三山國王廟也都留下了台灣泉派剪黏匠師們的真跡手藝。    
    台灣地區近五十年來較活躍的匠師,多為洪坤福門人或受其深刻影響的藝匠,手藝盡得其真傳有「五虎將」美譽則為:「陳天乞、張添發、姚自來、陳專友、江清露」等火師同門大輩。    火師的「師父李世逸」在民國四十八年(1959)初中畢業後,就師承於「師公陳專友」,學作廟宇剪黏,退伍後又跟隨「師叔公江清露」四處工作,經歷了三十五年的「功夫歲月」,走遍全國各地廟宇不可勝數。    
    這時台灣傳統寺廟剪黏工藝,所使用的外皮鑲嵌材料,正逐漸從最早期廢棄的白色粗碗與青色厚香爐,轉換為日本製單色薄珈啡杯後,再轉變到匠師與台灣玻璃工廠合作開發,吹製成型的專用彩色玻璃球之「玻璃剪黏」或稱「玻璃剪仔」。這是一個剪黏創新的年代! 

剪黏的演變過程
    什麼是剪黏?「剪黏」又名「剪花」,始創於明代萬曆年間(約西元1600)的廣東潮州、汕頭地區,由於潮州自古就是嶺南重要的陶瓷產地,擁有許多毀損、廢棄的陶瓷破片,而被當地泥水匠師利用發展成剪黏工藝來美化建築,潮州人俗稱它為「聚饒」「貼饒」或「扣饒」,後來隨著「唐山移民」的「落番」或「渡台」被帶至東南亞與台灣,為明清以來之中國傳統建築的裝飾藝術,廣東人稱之為「嵌瓷」。    
    「剪」「黏」的藝術,技法上,剪黏與西洋的「馬賽克」工藝相當接近。馬賽克(MOSAIC)原意為鑲嵌細工,「鑲」是把一種物質崁在別種物質中間或上面。「嵌」是填補縫隙,這種填補和置放的過程就是鑲崁。    
    「剪黏」則是將各式各樣的陶瓷片,裁剪成不同需要的形狀,逐次嵌黏在已有雛形(粗胚)的泥灰表面上,來構成完整的圖樣裝飾。    
    「剪黏」的作法,是以造型繪畫為基礎,用鐵絲為骨,灰泥為肉,塑出人物、鳥獸及花草造型,再以鉗子剪下碗片或彩瓷修飾後成為其外皮鑲嵌其上,完成後就是台灣傳統寺廟中屋脊、簷下照壁的建築裝飾藝術品。一般認為是結合泥塑、陶瓷剪裁、鑲嵌、陶藝、彩繪等具有高度技術性、綜合性,流傳於閩南、客家等族群與地方間的「傳統工藝美術」。    
    「剪黏」的表現手法,具有平嵌、浮嵌和圓(立體)嵌等,題材以吉祥如意、福祿壽喜和花鳥蟲魚人物故事為主要內容。「傳統寺廟工藝」受到台灣特殊的地域差異與人文歷史背景的影響,衍生出在地的特色,尤其在建築裝飾角色,因配合「唐山」移民心理與生活的需要,無論外型,或由點、線、面構成的形式,及對大小、位置、次序等的安排組合,在在彰顯了宗教信仰的祈福教化、趨吉避凶,及傳統美學的表現。洽詢電話:(06)266-9760 / 266-2517文化藝術中心副主任陳如萍  
    位置
    資料夾名稱
    [97.10.02]屋頂上的藝術家-陳三火剪黏藝術展
    發表人
    分站管理者
    單位
    影音網 (root)
    建立
    2015-03-04 16:06:21
    最近修訂
    2020-08-09 09:57:32
    瀏覽
    535